學術不端
發布時間:2025-04-10 14:17
在悉尼大學(USYD),哪怕是首次被懷疑輕度抄襲,也可能被要求參加正式聽證會,申訴材料寫得不到位,就直接進檔案,甚至影響畢業。
在新南威爾士大學(UNSW),也有許多學生因為課后互傳代碼、參考他人筆記,就被定性為“未經授權協作”。
而在墨爾本大學和莫納什大學,如果被發現使用了未經標注的AI輔助工具,也有被立即立案的風險。
這些學校在聽證會中不接受“我不知道這是不允許的”“不是我寫的我也沒提交”“我只是參考了一下”這類理由,因為他們默認:你既然是學生,就應完全清楚學術規范。
1.輕視“非正式溝通”證據:學校可能掌握了WhatsApp、WeChat、郵件中你和同學討論作業的記錄,一旦出現關鍵字就有被誤判協作作弊的風險。
2.陳述空泛、沒有證據支持:光說“我不是故意的”“我很努力寫作”是沒用的,聽證官要看到清晰的邏輯、自證過程和合理的解釋。
3.態度消極或情緒失控:很多留學生因為緊張或英語表達困難,在聽證會上說不清楚來龍去脈,反而給了學校更多懷疑的空間。
面對學術不端指控,不要一個人硬扛!海馬課堂專注留學生學術支持服務10年,針對澳洲八大的聽證機制,提供全流程的學術不端申訴指導與聽證會輔導:
1.由熟悉各校規則的專家團隊協助撰寫陳述信,邏輯清晰、專業得體;
2.幫助你梳理案件資料,收集有利證據,讓你在聽證會上更有底氣;
3.提供英文模擬聽證訓練,幫你提升表達力與臨場應變能力;
4.全程1V1指導,避免任何疏漏和誤解,最大化保住學業機會。
留學路上,每一次申訴都可能影響前程。與其盲目應對,不如找專業團隊為你保駕護航!有疑問,歡迎隨時來咨詢海馬課堂,別讓誤會毀掉你的努力!